最臺味的本土记忆:原住民、岛屿子民的共同文化

   
2016-03-26

文‧吴欣颖

最臺味的本土记忆:原住民、岛屿子民的共同文化 | 文章内置图片

(图/取自网路)

 

近日年节贺岁片《大尾鲈鳗2》出现揶揄轻蔑原住民的样貌与语言情节,引起舆论风波,虽然原住民族正名运动已届满二十年,可如今他们仍未获得「同是臺湾一份子」应得的尊重与认可。

 

基于落实平等的宪法概念,臺湾原住民在社会福利、教育、工作上都拥有「合理的差别待遇」,例如考取原住民语言认证的原住民学生,在国家升学考试中能获得「加分」优待、《原住民族工作权保障法》也明定部分公家机关需聘用具原住民身分的员工,但这些政策只捍卫到原住民「经济」、「受教」的平等,却忽视原住民族最重要的「文化延续」。

 

国立臺湾史前文化博物馆副馆长,同时也是臺湾大学人类学博士的林志兴认为,「若提到最能代表臺湾的文化那一定是原住民文化了!」相较于难以与中国大陆有所区别的「汉文化」,横跨臺湾岛几千年的歷史的原住民文化更具代表性。

 

在魏德圣导演的《赛德克·巴莱》中,我们都看到雾社事件里,日据时期原住民被欺压、剥削的场景,虽然这样激烈的场面在臺湾早已消失,但在原住民正名运动后的二十二年来,同住在这块岛上的人们依然不够瞭解彼此间的文化差异,所造成的文化冲突也依然持续着。

 

三年前外交部推出国际青年大使交流计画,鼓励大专学生到国外宣扬臺湾多元文化特色,发生学生演出原住民族乐舞,意外穿错服饰让不同族混搭,更出现跳错族群舞蹈的状况,这场意外让臺湾社会对「原住民认识」的议题浮上檯面。林志兴说:「这不能以『适者生存』或『强权』的角度看待弱势文化衰亡,应该认真看待现在的臺湾是『多元文化并立』,而被认为是弱势文化的原住民文化也应该被瞭解与接受」。

 

最臺味的本土记忆:原住民、岛屿子民的共同文化 | 文章内置图片

(图/取自网路)

 

即将失传的原住民文化
在原住民的传统文化中,每一个祭典歌谣都有自己的意涵存在,除草时吟唱的歌谣内容会传承草该如何处理的智慧,每年的收穫、气候的变化……与大自然共同生活的点滴或生活智慧都被记录在歌谣里。

 

观光景点里经常贩售的原住民服饰,也有它庄严的意涵。臺东县圣佳琳原住民关怀发展协会秘书Siku表示,原住民的服饰会依照年龄有所改变,她说:「在阿美族的传统里,不同年龄有不同阶层训练,通过训练的族人才可穿特定服饰。」可惜这些知识在现代社会中并不普及,换言之,除非你是原住民,或是对原住民文化有兴趣自发性学习,不然也许终其一生都不知道原住民族与自然共存的古老智慧。

 

以教授卑南族文化为主要任务的卑南族花环部落学校(简称花环学校)教务主任林朱珮提到,在卑南族的文化里,槟榔并不是恶习,而是日常生活中作为传统结婚、订婚聘礼,与迎门送客的礼敬物品。此外在卑南族巫术仪式中,槟榔也是不可或缺材料。

 

就连常听到的「小米」在卑南文化中也有相当多的禁忌与习俗,它并不只是酿酒的材料,更是卑南族传统的主食,对耕种小米文化的神圣态度表现在从播种开始的,祈雨、除草、收割前的祭祷。

 

林朱珮说:「卑南族上半年文化都围绕在小米文化上,强调农业互助的卑南,到了三月会吆喝亲友一同支援除草,抵达目的地后在领队招唿下,伙伴们成排散开,迅速展开一天除草、间苗的工作,期间也会吟唱歌谣提振士气」。

 

林志兴说:「站在『人口配比』的角度,原住民的确是少数居民,生活空间也是边缘位置,但若站在『臺湾歷史』发展的角度看,原住民族涵盖这座岛与大部分的歷史,重要性是大家无可否认,也有责任维护的。」但如今,传统原住民文化逐渐式微,单靠各族内自发性的继承相当难「传承」完整的原住民文化,再不汲汲保存,未来不但普罗大众会不认识原住民文化,生活在部落外的原住民也会逐渐与祖先的智慧脱钩。

 

最臺味的本土记忆:原住民、岛屿子民的共同文化 | 文章内置图片

(图/取自网路)

 

从观光与教育开始:宣扬、保存原住民文化
为了增加汉文化、原住民文化间的交流,也为了协助原住民文化传承,原住民族委员会(以下简称原民会)自二○一二年逐步推动设立「部落学校」,让原住民族用自己的方式教育下一代,林朱珮表示,就算不是原住民,也很欢迎学生就读。

 

课程安排在国民教育外的寒暑假与週末时间,目前原民会已辅导设立排湾族大武山部落学校、卑南族花环部落学校、阿美族Cilangasan部落学校、泰雅族南湖大山部落学校及布农族东群部落学校等五所部落学校成立。

 

在花环学校里,学生不仅要学「会所文化」,理解卑南族的政治结构,更要从小米文化中理解部落经济的主要来源,另外部落歷史、族语、编织、食物烹煮的禁忌也是学生必修项目。

 

花环学校校长Akawyan Pakawyan(林清美)表示,老人家身上有太多的宝,传说故事;传统美德,习俗、礼节、体能训练、生活技能,如果消失在我们的手上那真是罪过。

 

林朱珮认为无论是对部落内,或是对一般的民众,都该强调原住民文化传承的重要。

 

身为卑南原住民的她最感同身受的便是语言的流失,在「说国语运动」的影响下,禁说方言让她到高中苦学才会说自己的族语,当时的她为了通过第一届族语认证,每次上课都得花一个小时的车程,到补习班学习族语的现象至今仍相当普遍。

 

十二年国教后,原住民语言将被纳入课程内容中,花环学校也即将转型,从教学导向变成课程、教材设计导向,我们无法预测将原住民纳入国民教育后会激起何种涟漪,但教育下一代用开阔的心胸理解臺湾这块土地的各种文化及歷史,并传承先辈的智慧,绝对是生长在臺湾的我们需担负起的责任。

 

 

文章来源:卓越杂志  2016.03

 

最臺味的本土记忆:原住民、岛屿子民的共同文化 | 文章内置图片

(封面/卓越杂志提供)

 

 

 

【101创业大小事/整理报导】

 

-------------------------------------------------------

文章内容若有侵权疑虑,请来信告知。

客服信箱:[email protected]

 

 

免责声明:

部分图片、观点,来源于网际网路及其他网路平台,主要目的在于分享讯息,让更多人获得需要的资讯,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权请告知,我们会在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客服信箱:[email protected]

手机版 Copyright © 101多媒体科技事业群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