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上黑心公司 员工该如何明哲身?

   
2014-11-19

遇上黑心公司  员工该如何明哲身? | 文章内置图片

(图/取自网路)

 

 

应该先确认企业的经营理念和氛围,辨明你所发现的不法行为是个人失职还是来自更高主管授意。本质上是正直诚信的企业,可循内部独立申诉管道处理;若观察到不法行为「疑似」源自高阶主管决策或公司明知不可而为之,这时就要明哲保身,尽可能保留证据,甚至考虑向政府机关检举或另谋出路。

 

 

如何确认企业文化?敏感的员工打从踏入公司的那一刻,应该就能感受到公司是否正派经营。毕竟,老闆的用人哲学都反映出公司文化。所谓上樑不正下樑歪,若上上下下做事漫不经心、利慾薰心,这种地方不适合久待。

 

 

倘若主管行为表里不一,有违法乱纪的迹象,而公司又有运作良好的正常申诉管道,在这前提下,就应当仁不让,提出纠正。以明基友达集团旗下佳世达为例,内部设有员工申述管道和总经理信箱,若员工或主管有不法行为时,随时可透过管道检举。

 

 

当然,并非每家企业都有「包青天」,员工很难猜测大老闆打的如意算盘为何。「枪打出头鸟」,若冒然在公司内部检举,可能不但无法解决问题,还惹来困扰,甚至丢掉工作。事实上,这也是令很多人心生犹豫的主因。

 

 

当自己对工作心存疑虑时,可以向主管提出疑问和建议,切记一定要留下书面纪录或电子信件,藉此保护自己。而作为中高阶主管,应该做到独立判断,若有明显触法行为发生时,不能只接受命令,应该要以专业角度、成本和风险来分析利弊得失。

 

 

每个人都应该具备纠举不义的勇气,至少不能成为共犯。毕竟你我除了是企业的员工,也同时是国家的国民。商誉无价,单一公司出了问题,损失的并非只有少数企业。比如当国际间对台湾食品有了负面印象,整个外销市场都受到影响,所有食品业都会蒙上阴影。因此,若公司内部申诉管道无法导正非法行为,便应向政府机关检举,以维护台湾的声誉。

 

 

 

至于在法律层面上,要注意的事项有那些?曾经承办过违法企业案例的律师分析,若企业爆发不法行为,检调锁定的对象为檯面上的大老闆,但通常也会牵涉到会计、出纳、税务、人资部门及中高阶经理人。建议上班族一定要懂得自保,最好的方法就是保留书面资料:

 

一、口头重要指示通常无法即时录音,这时可透过电子邮件或即时通讯软体再三确认执行细节。

 

二、当主管交办,必须「伪造」文书、「窜改」记录等,这时一定要问清楚动机,绝对不能从事不法行为。若主管因此不满,可私下寻求协助或另谋出路。

 

三、公司重大决议,例如董事会或业务会议,这时一定要保留会议记录备份。

 

四、若不法情事即将爆发,检调人员展开侦查,可主动转做污点证人,可受证人保护法的保护。

 

五、慎选公司,签约时,有不正常的奖金,就要注意。

 

 

 

黑心企业中,基层小员工被起诉的机率虽然低,但也有例外情形。有一个企业负责人掏空公司,检方搜证时发现财务长的特助在正常薪资之外,还有一笔50万至80万的「奖励金」,这笔奖励金并非按业绩高低而给,司法人员认定此为「封口费」,因此,判定财务长的特助为共犯。

 

 

至于是否出面检举,要看手上掌握的证据是否充足。台湾法制环境来看,公务员具有上属下从关係,若爆发弊端,基层公务人员若是因服从上级指示而办事,可用「阻却违法」判定行为人的行为合法,不会被施以刑罚。但对私人企业却没有相关法律条文,因此,学者专家近年来推动吹哨者(whistleblower)法案,也就是揭弊者保护法。

 

 

吹哨者一词源自英国员警发现罪犯时,会以吹哨子方式引起同事或民众注意,引申为内部人员挺身揭弊。在台湾的司法实务上,虽鼓励民众纠举不法,却仅由主管机关以「办法」、「要点」等加以规范,法律位阶不足,以致无法彻底保护揭弊者。小员工难以掌握所有事证,若真的身处暴风圈中,不选择「跳船」,就会跟着「沈船」,另谋出路对小员工来说,可能是最明智的选择。

 

 

 

【101创业大小事/整理报导】

 

 

免责声明:

部分图片、观点,来源于网际网路及其他网路平台,主要目的在于分享讯息,让更多人获得需要的资讯,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权请告知,我们会在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客服信箱:[email protected]

手机版 Copyright © 101多媒体科技事业群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