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玩水过头 引发外耳炎

   
2014-09-16

小心玩水过头 引发外耳炎 | 文章内置图片
(图片取自网路)


酷热的天气选择到游泳池、海边戏水是多民众消暑的方式之一,不过,戏水后发生耳朵胀痛、流脓、引发头疼等症状时,可就扫兴了。

 

医师提醒本身是慢性中耳炎、耳膜穿孔、或是装有耳通气管、中耳炎术后的患者,是容易因耳朵进水造成外耳炎或是中耳炎加剧的高危险群,应先向耳鼻喉科医师询问是否可从事水上活动,避免为了玩乐,造成严重的后果。

 

基本上耳膜的积水 是不会进入中、内耳

医师表示,耳朵的构造由外到内分为外耳、中耳与内耳,而外耳与中耳间有耳膜相隔,所以,只要耳膜是完整的,基本上外耳道的积水是不会进入中耳及内耳的。

 

但由于外耳道是直接与体外相通,属于狭长又有点弯曲的结构,因此,容易在游泳、戏水时,造成外耳道浸水,引发外耳道发炎感染,也就是所谓的外耳炎、游泳耳炎。

 

 

指甲、棉花棒若误伤耳朵表皮 恐造成外耳炎

外耳道的皮肤有细毛,也有分泌耳垢的皮脂腺,具有保护功能,除了少部分油耳的民众外,一般人平常不太需要特别去掏耳朵,在临床上反而常见因为用棉花棒或是其他器械掏耳朵造成耳道表皮损伤,进而引发外耳炎。

 

当游泳、戏水后,外耳道进水,容易造成细菌、霉菌滋生,若再加上使用手指甲、棉花棒或是其他器械掏耳朵误伤表皮,病菌可以进入外耳道作怪,在免疫力较差的病人身上,例如糖尿病患者,甚至会引发严重的感染。

 

 

游泳时避免耳朵浸水 可选择专用耳塞

在游泳时,为了预防耳朵浸水,民众可选择市面上游泳专用的防水耳塞,但要注意的是选择适合自己耳道的耳塞,以及正确地使用耳塞,避免不适合的耳塞磨损外耳道的表皮,另外,选择水质经过检验良好的游泳池也很重要。

 

若是耳朵不小心浸水了,可先尝试将头倾向于进水的耳朵那一侧,做几次跳跃动作,大部分的积水都会自然流出,如果外耳道中仍有积水,在使用棉花棒等物品清洁时,就要非常小心、注意,因为表皮泡水后肿胀更为脆弱,此时最容易受伤,轻轻擦拭即可,少许残余水分可以等自然挥发,应避免过度清洁。

 

慢性中耳炎、耳膜穿孔为高危险群 戏水前应先询问医师

最后,医师提醒民众,当耳朵因进水出现肿胀甚至疼痛后,应避免再次游泳、戏水或是潜水,洗澡时也要特别小心不要让耳朵进水,更不要自行使用棉花棒或是手指去掏耳朵。

 

出现无法自行缓解的症状后应及早就医,请耳鼻喉科医师检查外耳道是否肿胀发炎、外耳道内是否有异物残留、或是霉菌感染,发生外耳炎后须配合耳鼻喉科局部治疗并接受耳滴剂或口服药物治疗。

【101创业大小事/整理报导】

 

 

 

 

免责声明:

部分图片、观点,来源于网际网路及其他网路平台,主要目的在于分享讯息,让更多人获得需要的资讯,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权请告知,我们会在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客服信箱:[email protected]

手机版 Copyright © 101多媒体科技事业群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