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救济人心 机器人脚助瘫痪者重拾希望

   
2016-04-02

科技救济人心 机器人脚助瘫痪者重拾希望 | 文章内置图片

(图/取自网路)

 

科技带来的不仅是新颖的生活环境,更是有助于医疗的辅助。24岁张国皓在18岁时严重车祸、伤及胸椎、导致下肢瘫痪,原本身高180公分、爱打篮球,最后却只能坐在轮椅、轮椅上高度局限于135公分,如同小学生身高,让他非常沮丧。不过日前透过科技辅具、机器人脚等,现在的他可以独立行走,活动范围不再受侷限。

 

台北长庚纪念医院復健科医师邓復旦表示,国内约有2万6000多名嵴髓损伤患者,包括颈椎受伤、四肢瘫痪,以及胸椎以下受伤、下半身瘫痪。患者因长时间卧床及坐轮椅、无法活动,骨质不但不会增生,且流失的非常严重;且多数患者因坐着、运动量不够、肚子慢慢变大,也容易有糖尿病、高血压、心肺功能等问题。

 

科技救济人心 机器人脚助瘫痪者重拾希望 | 文章内置图片
(图/取自网路)

 

邓復旦说,机器人脚能够帮助嵴髓损伤伤友实现再次行走的梦想;除此之外,更能透过行走训练,达到运动效果,增进健康。现在的张国皓,已经能自在地透过机器人脚独立行走,对于肌力及肺活量也都感受到明显的进步。且在高科技医材的辅助下,轮椅族再次行走已不是奢求,国外更有穿着机器人脚完成全程马拉松的案例。物理治疗师张立翰指出,透过机器人脚行走,能增进躯幹的稳定协调,也有益健康的维持,包括预防骨质流失、减少体脂、强化心肺功能等。

 

张国皓接触了机器人脚,让他能再度独立行走,虽然依旧感觉不到双脚,但至少肌力及肺活量都有明显进步,活动范围也比较不会受到限制。另一名患者王敏璇原本为健身教练,也因车祸意外,造成胸锥第八节骨骼伤害,她说,伤后的復健受限于只能做上半身肌力训练,时间久了会觉得无趣又漫长。但机器人脚的训练,可以学习身体平衡,腰部肌力也增强,改善久坐轮椅造成的驼背现象。

 

 

 

 

【101创业大小事/整理报导】

 

-------------------------------------------------------

文章内容若有侵权疑虑,请来信告知。

客服信箱:[email protected]

 

 

免责声明:

部分图片、观点,来源于网际网路及其他网路平台,主要目的在于分享讯息,让更多人获得需要的资讯,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权请告知,我们会在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客服信箱:[email protected]

手机版 Copyright © 101多媒体科技事业群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