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起来了 上海却不见了

   
2015-04-20

互联网起来了 上海却不见了 | 文章内置图片

(图/取自网路)

 

上海为什么出不了BAT?上海互联网产业集体沉沦了?在上海喝一杯创业咖啡为什么这么难?以百亿美金的估值划一条线,过线的互联网公司有BAT、小米、36、唯品会,一家上海公司都没有。

 

2015年,上海市委书记韩正提出,要将上海建设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时下对上海而言,互联网不仅是代表中央经济思路的大热概念,亦是推进打造科创中心的关键抓手。韩正曾多次对官员提及互联网新技术对上海的影响,其急切之情溢于言表。

 

 

首个「大学生创业基金」

 

上海市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会(下面简称「基金会」)成立于2006年,是由上海市科委、教委和復旦大学、交通大学、上海大学、上海理工大学共同出资成立,最初的目的是为了鼓励支援这四所高校的大学生创业。

 

据基金会相关负责人介绍,从2006年开始,政府每年给母基金投资1亿元,已经连续投资了9年,基金会投资的物件也逐渐扩大,如今面向全球大学生,包括牛津、剑桥、鹿儿岛大学等世界各地高校的毕业生在上海创业,只要是在毕业5年之内,都可申请基金会的天使基金。

 

在基金会投资的专案中,互联网是当仁不让的创业大户。该负责人介绍,2014年,基金会一共投资了239个项目,投资金额达5000多万元,其中大概有40%左右的企业是在互联网领域创业,「基本上每一波互联网浪潮,都有一大波创业者跟随,SNS、App、团购、互联网金融、智慧硬体都有,但真正活下来的,也只有这个行业的领头羊。」

 

 

喝一口海派创业咖啡

 

在北京开创业咖啡厅,开一家火一家,但在上海则是开一家倒一家。

 

2012年,IC咖啡生于上海张江高新科技园区,基于「做圈子」的初衷将IC产业链上的大佬、创业者、资源方等聚集起来,算是全国业内最有名的「上海圈子」。

 

目前,已经有10个创业团队签约,准备入驻浦东创业中心·IC咖啡芯家园,主要集中在移动互联网、积体电路、智慧硬体这三个创业方向,这也是基于IC咖啡多年培育的产业链资源。

 

「每个城市都有它的性格,比起北京疯狂创业,包装造势的互联网思维,上海显得更加务实,不会故意制造融资和估值上的泡沫,但在互联网时代,这种性格是比较吃亏的。」IC咖啡CEO王欣宇认为,在上海创业之所以慢,是源于它的性格。

 

 

「产业互联网」或是机会

 

创业氛围不仅仅是由城市的性格所决定,资本、政策支援自然也会起导向作用。上海的资本应该放下身段,跟上万众创业的步伐。

 

生活类O2O、互联网金融,上海的下一个盛大到底在哪里?上海市科委高新处副处长肖菁认为,互联网时代正由「消费互联网」向「产业互联网」过渡。随着移动终端、云计算、大资料的处理能力逐步加强,互联网将步入改变企业运维方式与服务模式的时代,各传统产业如制造、医疗、金融、交通、教育正逐步呈现互联网化的趋势。「『互联网+』所需的生态链在上海已经形成,未来将大有可为。」肖菁认为,这是一条适合上海的互联网之路。

 

上海的「大政府」作风恰好适合做前瞻性的研究,基于底层架构的创新,比如:大资料、征信、云计算、人工智慧等,这些项目可能在短期内并不能带来收益,但从长远来看是极有意义的。

 

一般这些前瞻性的基础研究,都是放在高校、研究院这样的机构里做。毕竟上海是高校集中之地,有復旦、交大、同济,至少高素质人才是不缺的,政府需要帮助将这些人才的创新成果商业化。

 

在美国,就有一部《拜杜法案》来专门解决研究成果商业化中涉及的问题。美国的无线充电技术已经可以同时为多部电视机、手机隔空充电,而这个项目的领军人物就是麻省理工大学的教授,他现在已经出来开公司。

 

上海不适合创业,但可以创新。创业是解决过去解决不了的问题,而创新则是开闢新的疆域。

 

 

【101创业大小事/整理报导】

 

-------------------------------------------------------

 

文章内容若有侵权疑虑,请来信告知。

 

客服信箱:[email protected]

 

 

免责声明:

部分图片、观点,来源于网际网路及其他网路平台,主要目的在于分享讯息,让更多人获得需要的资讯,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权请告知,我们会在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客服信箱:[email protected]

手机版 Copyright © 101多媒体科技事业群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