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湾省思:环保经发注定对立?

   
2014-11-12

美丽湾省思:环保经发注定对立? | 文章内置图片

(图/取自网路)

 

很少有一个政策,像环境影响评估一样,被一方视为天使,一方视为恶魔,冰与火,毫无妥协。

 

十月二十八日,行政法院认定台东美丽湾度假村BOT案先施工后环评,二度撤销台东县政府给的环评决议。除非重做环评或再上诉,否则美丽湾十二亿元的投资,必须拆除。「改变,就从拆了美丽湾开始,」律师詹顺贵说。美丽湾是企业用巧门规避事先环评的恶例。更指标的案件是,投资金额超过九千亿元的国光石化。国光石化分别在二○○五年、二○○八年民进党、国民党执政时,都名列行政院重大投资。却在开了无数环评会议后,因为争议太大,马总统表态反对,大股东中油撤资,整个投资案胎死腹中。

 

国光石化的股东之一长春石化,后来搬到新加坡裕廊岛石化专区设厂,前后只花了四个月。「新加坡人口密集、又是白海豚的栖息地,但政府出钱填海造陆、海水淡化、办石化专业的训练学校,因为他们政策坚定,要做亚洲的石化基地,」陈宝郎说。

 

至于台湾,国光石化投资中止,不用再担心台湾的温室气体排放爆量,中华白海豚也不用转弯了,只是随着明年五轻关厂、二○一八年高雄大社工业区石化厂商面临迁厂,政府喊出朝高值化发展的石化产业要盖在哪?「不是说做不到(环境影响评估),而是这时间拖得太长,」前经济部长张家祝说。

 

 

1. 环评拖太久,商机稍纵即逝

根据最新的法院见解,有争议的案件在一阶环评时,若是採取「有条件式通过」,最后通常会被法院撤销环评结论。只要对环境有「重大影响之虞」,就需进行「二阶环评」。

 

根据统计,环评审查时间平均大约半年。但自二○○五年第六届环评委员开始,时间拉长到一年。而这只是在环保机关的审查时间,还不包括来来回回、退掉重来的书件往返补件。「三、五年通过(环评)很正常,」工业局副局长连锦漳直言。

 

二○○八年到一三年底,进入二阶环评的案子预计投资金额超过一.二兆元,几乎是台湾年投资额的一半。

 

即使宪法明订「经济及科学技术发展,应与环境及生态保护兼筹并顾」,环评是不是影响企业的投资意愿,甚至卡住了台湾经济发展的疑虑,始终存在。

 

 

2. 失控的环评会议

最早的范畴界定会议,陈宝郎就被要求针对「海岸地形」、「中华白海豚」、「水源供给」、「温室气体」,以及「健康风险评估」,广泛蒐集专案小组与当地居民、相关团体的意见,共计三百多项。

 

例如,被要求做浊水溪百年水量研究,甚至被要求做一六六二年郑成功来台以来的海岸歷史资料,以评估填海造陆会不会影响台湾本岛的海岸线。

 

因为每个议题都涉及评估的工程模式,国光石化前前后后召开了五次专案小组初审会、十七场专家会议。陈宝郎回忆,因为是世纪大案,场子上常见立委、环保团体发表意见,全程网路直播,外头还会有抗议者。

 

他认为,这对环评委员造成很大的压力,因为一旦跟环团态度不一,就很容易被攻击。审查会到后来,国光石化这一方根本找不到愿意出面的专家学者。

 

陈宝郎说,压死国光石化的最后一根稻草,就是「健康风险评估」的争议。陈宝郎雇请的工程专家採用美国惯用的电脑模型,环保团体则引用台湾学者自己发明的电脑模型,其结论差距颇大。又经过媒体大肆报导,中研院院士也跳入连署反对。「说实话,到现在我也不知道谁对,」陈宝郎直言,「因为专家会议并没有先谈定,用哪一套预测模式。」

 

 

但是,政府通过了重大建设决策,才来做环评,「对居民而言,是先射箭再画靶,」立委田秋堇认为,百姓没有资源,只能先怀疑、先反对,人民提出的质疑再多,政府和开发单位都有责任好好回应。

 

激化开发者与环保团体的,其实是台湾的制度。

 

台湾的「环评法」抄自美国。一九七○年,美国创设环评制度,带动了日后全球预防性环境法令的立法。美国的环评是政府进行开发决策时,不能逃避的「参考」程序。与经济利益、民生、社会文化等各种因素,同样是整体考量时需要被评估的其中一环。只是到了台湾,「当时立法院担心,核发开发许可的目的事业主管机关,不会客观考虑环境因素,所以把环评制度,抽到环保单位审查,」环保署综合计划处处长叶俊宏说明。

 

 

3. 制度设计 激化对立

环境评估由环保机关「集中审查」,再加上环评大会的「否决权」,使得「环境决策」从整体决策中抽离出来。「『经济发展』跟『环境保护』因此被放在两个极端去做考虑,」叶俊宏说。「又怕这么小的环保署做审查,其他机关会不理它,最后就给它环评没通过就不能开发的『否决权』,」引进环评制度的台大法律系教授叶俊荣,解释当时的时空背景,造就了台湾独步全球的环评制度。

 

至高无上的否决权,「就像是给小孩子一把关刀,」叶俊荣形容,让环评会得以否决复杂的开发决策,让「开发」与「环境」站上天平的两端,只见「对立」,不见「对话」。专长环境经济的中央研究院院士萧代基认为,「其实是缺点,」反而造成「不敢做决定」的顾虑。不像美国,发投资与营业许可执照的政府机关,也必须评估环境。叶俊宏形容,台湾的目的事业主管机关就只扮演类似「邮差」的角色,工作就是把环说书转送到环保机关。

 

「他们让开发单位矇着头去做,环评也花了那么多钱,才提到环保署来,结果发现那个区位是一个非常差的地方,各个部会都不会贊成。这不是白花钱,也浪费时间吗?」叶俊宏举某开矿申请案为例,涉及林班地(依天然地形分划而成的永久性森林区划单位)解编,农委会有顾忌,开发者后来才知道。最后的战场就是环评大会。

 

一次又一次的对立,也激化了彼此的不信任感。环境争议的战线延烧到司法体系,让问题更显棘手。自三年前,法院撤销中科三期环评之后,法院就成为环团的延伸战场。例如,淡北道路、北投缆车、中科三期、四期、桃科二期等,人民不服就提起诉讼,许多环评结果被法院撤销。

 

「不是单纯看到案子被停掉才是胜利,」叶俊荣提醒大家重新思考环评的用意,「没有那么笨的,专门弄一个制度来让经济受损。」在经济成长的焦虑,与环境保护的永续两端摆盪,如何找到平衡?

 

【101创业大小事/整理报导】

 

 

免责声明:

部分图片、观点,来源于网际网路及其他网路平台,主要目的在于分享讯息,让更多人获得需要的资讯,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权请告知,我们会在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客服信箱:[email protected]

手机版 Copyright © 101多媒体科技事业群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