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空转 远距教学如南柯一梦

   
2015-11-01

 

偏乡与特教生受教曙光蒙尘

 

教育部空转  远距教学如南柯一梦 | 文章内置图片

(图/取自网路)

文‧吴欣颖

 

在经济部工业局的支持下,资策会数位教育研究所积极整合产官学研的资源打造「智慧校园」,希望透过科技提升教育品质,并提供远距教学资源,解决臺湾偏乡教育与特殊教育问题。可惜的是,教育部似乎置身事外,不仅未参与,甚至连自己部会负责的「特殊教育发展五年计画」都空转多时,毫无进展。

 

 

檯面上十二年国教实施办法与「课纲微调」在前些日子争闹不休,身处在臺北市中心的教育部,可能认为全臺湾的教育只剩「升学」、「课纲」问题,对捍卫偏乡学童、特教学生的受教权并无建树。

 

根据教育部资讯及科技教育司回应,针对偏乡学校,教育部目前以「数位学伴」方式,透过远距教学科技,让大专院校学生与偏乡学生连线,进行课后辅导方补足偏乡教育落差。但这项计画仅能称为「补救教学」,对偏乡缺师问题无从改善。

 

此外,「特殊教育发展五年计画」的空转,也让原本预计提供给在家学习特教生的辅具、远距教学资源,成为学生眼中看的到吃不到的肥肉。

 

 

教育部空转  远距教学如南柯一梦 | 文章内置图片

(图/取自网路)

 

 

远距教学

归还偏乡学子受教权

 

 

秋日午后,走进校园里,从窗户往教室里瞧,只见四名学生坐在前头听课,后方空荡荡,还摆放着几张没人用的课桌椅。这样的现象在臺湾偏乡并不少见。

 

全臺湾的偏乡学校以及两百人以下小校将近千所,普遍缺乏师资与学习资源,这几年在经济部工业局的支持下,财团法人资讯工业策进会(以下简称资策会)数位教育研究所积极整合产、官、学、研的资源,推动「小校结盟共学」,应用科技互动直播的模式,促进偏乡小校创新学习。

 

资策会数位教育研究所副所长蔡义昌表示,经济部工业局于二○一四年起鼓励国内智慧校园发展,现已有台达电子、神通科技、纬创资通等三家厂商投入建造示范学校,不仅透过智慧手环、电子围篱强化校园安全,更运用科技执行远距教学,打破「教室」的时空限制,归还偏乡应有的受教权。

 

蔡义昌说:「大部分的国中小教师,在取得资格后,都希望进入市区学校服务,以至于偏乡国中小教师,经常需要兼任许多行政职务与科目教学,长期下来不仅对教师不公平,无法捍卫教学品质,更是对受教权的另一种侵害」。这本是教育部须注意的问题,最后却是工业局与资策会携手改善。

 

透过国内大厂的捐助,一块块数位黑板与平板装置深入臺湾偏乡,今天是甲地的国小教师上美术课,乙地学生透过远距教学一同上课;明天是乙地的自然教师带学生做实验,甲地学生透过远距教学一同上课;透过数位同步装置,不仅能让学生受到专业的指导,也能减经偏乡教师的工作负担。

 

除此之外,透过平板的内建软体,关于学生学习行为的各种数据被自动留存,例如做一道题花多长时间、是否经过修改、做题的顺序是否有跳跃、是否会回头重新检查等学习轨迹都会被记录,利于教师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

 

 

五年计画空转

远距之光照不亮特教生教育

 

 

教育部空转  远距教学如南柯一梦 | 文章内置图片

(图/取自网路)

 

 

除了偏乡教育外,特教生也是对远距教学迫切需要的一群。立委杨玉欣表示,臺湾一年有千位以上学生因重度身心障碍或病情(如免疫力低落)无法到学校与同侪上课,依特教法规定,政府须提供这些学生在家或床边教育资源。

 

根据一○三学年度註册资料显示,国中小阶段共九百七十七位学生须受在家教育、床边教育,但巡迴辅导教师全臺湾仅一百六十六位,平均下来一位教师须应对六位学生,表面上看起来师资充足,但以教学时数计算,每位学生一周只有四至八小时的授课时间,实为臺湾特殊教育的一大缺失。

 

杨玉欣表示,拜现代网路科技所赐,远距教学如曙光,弥补特教生资源不足的情况,但教育部于去年提出的「特殊教育发展五年计画草案」,至今仍是草案,内容提及替特教生安排辅具、建置平台等计画无一实现。

 

杨玉欣说:「过去数月曾多次过问教育部特教生远距教学实施计画,但教育部的回覆仅是维持教师到家巡迴,针对过去提过的远距教学,目前无执行打算。」不仅如此,在十二年国教上路后,线上学习资源仍缺乏,即使架设好平台及资源,学分及成绩认定也尚未有确切的制度可循,这些问题若未解决,远距教学的受教品质就无法改善。

 

 

教育问题待解

乃因部会沟通有碍?

 

 

杨玉欣说:「教育并不是学科成就,而是教导下一代对生命的认知,以及对社会的适应,社会大众应思考教育的本质,进而落实真正的教育平等,实践人人都可享受教权的社会」。

 

根据蔡义昌的理解,因应政府近年喊出「智慧城市」的口号,「智慧校园」只是其中一项试点,比起城市革新,教室革新的复杂度低上许多,只要各部会携手合作,「智慧校园」计画可实施,但回过头思考,如果连校园都无法革新,「智慧城市」该如何进行。

 

 

 

相关新闻看更多:大企业捐笔电 救助弱势孩童
 


【101创业大小事/整理报导】
 
-------------------------------------------------------
 
文章内容若有侵权疑虑,请来信告知。
客服信箱:[email protected]

 

 

免责声明:

部分图片、观点,来源于网际网路及其他网路平台,主要目的在于分享讯息,让更多人获得需要的资讯,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权请告知,我们会在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客服信箱:[email protected]

手机版 Copyright © 101多媒体科技事业群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