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锅吃到饱 一餐热量三千起跳!

   
2014-12-16

火锅吃到饱  一餐热量三千起跳! | 文章内置图片

(图/取自网路)

 

寒流来袭!热腾腾的火锅常是民众在入冬时节的聚餐首选,但你知道一餐吃下来热量有多高吗?又该怎么吃才健康?国民健康署警告,火锅吃到撑,一餐至少摄取3170大卡热量,远超过成年人一天所需1800大卡热量。

 

 

国民健康署今(16)天表示,多数民众至吃到饱的火锅餐厅往往为了吃回本,总是将自己的胃塞到撑不下才肯离开,忽略这样一顿吃到饱的火锅有高达3170大卡热量,相当约11.3碗白饭的热量,已远远超过体重60公斤的成年静态工作者中餐或晚餐的建议热量700大卡,甚至超过一整天所需的热量(约1800大卡),吃一顿就增加0.32公斤,若每週吃1次,一个冬天下来体重会增加约4.3公斤;一顿吃到饱火锅钠摄取量更高达5700毫克,约为卫生福利部建议每日钠建议摄取量(2400毫克)的2.4倍!严重影响三高患者的血压控制。

 

 

国健署指出,火锅通常含有较高的盐分(钠)、油脂及热量(卡路里),经常食用,会导致体重过重、肥胖、高血压、动脉硬化,甚至导致脑中风、狭心症、心肌梗塞等严重併发症。即使偶然食用,也应注意选择火锅食材。

 

 

坊间吃到饱火锅店,经常提供高糖食品(如饮料、霜淇淋、甜食点心等),除容易引起蛀牙之外,还可能增加糖尿病、血脂异常等代谢症候群、甚至罹患癌症的风险。国健署长邱淑媞指出,一盘牛五花肉片热量约500多大卡,猪五花肉片热量更高,一盘614大卡,吃上两三盘热量惊人,建议选择份量固定的火锅,并且少吃麻辣锅、酸菜白肉锅,选择昆布或蕃茄蔬菜汤底。因为两小碗麻辣汤底热量高达382大卡,差不多是清汤的4倍。

 

 

酱料部分,沙茶酱、酱油、辣椒酱及豆瓣酱等油脂及钠含量高,最好使用天然食材如罗蔔泥、蒜、葱及香菜提味。吃火锅时,多选蔬菜及各式菇类,除可摄取营养素及纤维质,还可增加饱足感,尽量少吃贡丸、火锅饺等加工品、少吃甜食。

 

 

加工火锅料中,以炸豆皮热量最高,每100公克热量358大卡,其次为燕饺(311大卡)、鱼饺(275大卡)、虾饺(270大卡)、贡丸(235大卡)。坊间吃到饱火锅店常提供饮料、甜食点心及冰淇淋,容易摄取过多热量及糖,建议多喝无糖茶,冰淇淋只吃一两球。

 

 

 

国健署提供民众6招聪明吃火锅,可以享受暖唿唿的火锅,还能避免失了健康。

 

 

第1招拒吃到饱:建议爱吃火锅的民众选择份量固定的火锅店,并养成餐餐吃七分饱的习惯。吃到饱的火锅常会短时间内吃下大量东西,增加肠胃道负担外,多余的热量还会转成脂肪囤积在体内。

 

 

第2招採清汤底:选择昆布或番茄蔬菜汤,少选麻辣锅、酸菜白肉锅等热量较高的汤底,如喝2碗(400毫升)麻辣汤底热量高达382大卡,是清汤汤底热量(约10大卡)的38倍之多,且钠含量即达一天建议摄取量(2400毫克)。

 

 

第3招巧搭酱料:沙茶酱、酱油、辣椒酱及豆瓣酱等酱料类,油脂及钠含量高,应减少使用,并建议可使用天然食材如罗蔔泥、蒜、葱及香菜搭配提味。

 

 

第4招多吃蔬食:建议多选当季天然未加工、可见食物原貌之食材,蔬菜类如茼蒿、菠菜、萝蔔及各式菇类,热量低又富含营养素及纤维质,更可以增加饱足感。

 

 

第5招少加工品:炸豆皮等油炸类加工火锅料含有大量油脂,贡丸、火锅饺则多会使用肥肉来增加口感,其脂肪及热量皆很高。常见的加工类火锅料中,热量最高前5名分别为炸豆皮(358大卡/100克)、燕饺(311大卡/100克)、鱼饺(275大卡/100克)、虾饺(270大卡/100克)、贡丸(235大卡/100克) ;另外加工火锅料为了避免在锅中久煮失去味道,通常调味较重,钠含量最高前5名分别为鱼卵卷(825毫克/100克)、旗鱼丸(710毫克/100克)、蟹味棒(692毫克/100克)、甜不辣(685毫克/100克)和鱼饺(663毫克/100克)。

 

 

第6招少吃甜点:1杯(240毫升)柠檬红茶有86大卡,含糖量21.5克(约4.3颗方糖);1杯(240毫升)可乐有122大卡,含糖量30.5克(约6.1颗方糖);1球(60克)巧克力霜淇淋有164大卡,含糖量12.9克(2.6颗方糖);在店家无限供应下,容易摄取过多热量及吃下大量的糖,建议以白开水或无糖茶取代,既能解渴,也不会对身体造成负担。

 

 

国民健康署提醒,在享用火锅时,应该注意避免摄取胆固醇较高的内脏类及脂肪较高之食物,像是如牛肚、鸭血等;火锅汤底因久煮,普林含量较高,应少喝汤,避免造成痛风;此外可搭配水果如芭乐,补充纤维、维生素及矿物质,并以无糖茶取代含糖饮料,就可开心健康聚餐。而本身已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或痛风等慢性病的民众,在享受火锅时,更应该谨慎摄取。

 

 

 

【101创业大小事/整理报导】

 

 

免责声明:

部分图片、观点,来源于网际网路及其他网路平台,主要目的在于分享讯息,让更多人获得需要的资讯,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权请告知,我们会在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客服信箱:[email protected]

手机版 Copyright © 101多媒体科技事业群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