挣扎在中等收入陷阱的泰国 人才、人权与转型?

   
2017-02-20

挣扎在中等收入陷阱的泰国 人才、人权与转型? | 文章内置图片

 

新年伊始,新任泰皇开始了巡视地方之旅,而按照军政府的规划,今年也将准备实施新宪,一切看来是全新的开始。不过,横亘在泰国面前的,是经济成长依旧疲软,仍处于所谓中等收入陷阱的老问题(依世界银行的标准,即一国的人均年收入长期处于三九七六到一二二七五美元之间)。

 

多数经济学家可能会将主因归纳为劳动力短缺、工作技能不足、教育与就业市场脱节、创新有限等等,而突破中等收入陷阱的方法,不外乎提出创新政策、人力与实物的积累,以及结构改革等。这些其实都是老调重弹,如果真如数学方程式解题的按部就班,为什么泰国仍是踟蹰不前呢?


环顾泰国过去五年的经济表现,可说是差强人意,年平均GDP不到三%。若不论新加坡与汶莱这两个城邦型经济体,在其他东协诸国里可谓敬陪末座。当然,经济成长的幅度有一定的规律与限制,拿人均约六千美金的泰国,与人均一千多的越南等国相比,未必适当。而这几年里,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因素,如二○一一年大洪灾、二○一四年军事政变,都直接与间接影响了国家发展,但最主要的变数,还是经济与产业政策。

 

全要素生产率衰弱
拖累经济发展


 
泰国与韩国、臺湾发展的故事极其类似,在上世纪中,同样是依靠FDI(主要是日资)和便宜的劳动力。经歷一九七六到二○○四年的漫长岁月,泰国终于进入中等收入的门槛(即人均年收入三九七六美元),然后旧模式不再奏效,无法再创经济奇蹟,四小虎同样落入平阳。而找到发展新模式的韩国和臺湾,幸运地仅用七年就超越中等收入的门槛,而十二年之后的今日,泰国仍跨不出这个陷阱。
就泰国央行的资料显示,从二○○三到二○一四年,整体劳动生产率指数提升了三成,主要依靠制造业与金融服务业(若以全部服务业来看则变动不大),农业与营建业仍低于平均,而这两个部门大约占了总就业人口的四成。乍看似乎有所进步,但比起九○年代,除了制造业外,多是退步的状态。从全要素生产率(TFP)分析,亦呈现衰退趋势,一九九九至二○○六的TFP为二•八,但二○○七至二○一三只剩○•七,严重拖累经济成长。

 

人才、人权 与泰国转型

 

若能提升全要素生产率,自然有助于经济成长。这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创新技术面,二是制度改革面。前者涉及了政府对于教育、科研经费的挹注,但高素质人力的养成并非朝夕之功,泰国在这些部份的投资向来极度缺乏。二○一四年只占其GDP的○•二五,非但低于马来西亚的一•○七,更不如中等收入国家平均的一•二七(此乃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统计,包含了中国大陆、巴西、土耳其等数十国),这就注定了泰国的产业难以顺利升级,更遑论引领创新。


另一方面,可以透过制度改革,消除某些经济发展的障碍,尤其是政治因素。泰国在经济起飞之际,同样也付出了收入不均、环境破坏等代价。这些在发展初期,民众尚可以忍受统治阶级的处理方式,也就是先求有再求好。但到了中产阶级成熟茁壮后,民众则需要更多的权利来保护自身安全。以世界银行的资料观之,泰国的收入基尼係数(Gini coefficients)不低,逼近社会动盪的警戒线,也是近年来泰国政争不断的导火线之一。


最后,就韩国与臺湾的经验为例,主要是透过民主化的政治改革获得纾解,有些学者与观察家甚至直指,民主转型是臺韩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尽管存在争论,但不可否认的是,在那段时期,韩、臺的确因为对民众的赋权而带来改革的红利。但泰国正逐渐步向不自由的民主(Illiberal democracy),制度改革恐怕是泰国现在必须严正思考的模式。他未必能马上进行民主化,但对于环境的保护、世代正义的履行等,都是转型的方向,或可提供经济成长的新动力。

 

资讯来源:卓越杂志

【101创业大小事/整理报导】

 

-------------------------------------------------------

文章内容若有侵权疑虑,请来信告知。

客服信箱:[email protected]

 

 

免责声明:

部分图片、观点,来源于网际网路及其他网路平台,主要目的在于分享讯息,让更多人获得需要的资讯,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权请告知,我们会在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客服信箱:[email protected]

手机版 Copyright © 101多媒体科技事业群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