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口上摔死一堆猪:避免踩雷,创业者该如何做?

   
2016-07-22

来源:正和岛(ID:zhenghedao) 21世纪明天日报

 

Paul Graham 曾在《How Not To Die》一文里对死亡的创业公司做了分析:一般说来,创业公司死亡,要么没钱了,要么就是关键创始人逃跑,而通常这两者是同时发生的。那么,那些拿掉融资但最终死掉的创业公司到底做错了什么?创业者们该如何做,才能尽量避免踩到雷?

 

风口上摔死一堆猪:避免踩雷,创业者该如何做? | 文章内置图片

(图/取自网路)

 

 

错误一: 盲目烧钱扩张,只会加速死亡

很多企业总是希望能够一口气吞掉大象,经常在拿到些种子投资以后,就想在一年内把十年该幹的活搞定,还要像间大公司一样运作。对早期的创业公司来说,根本不存在这样的机会。因为早期的创业公司其实没有什么用户或者顾客,早早就关心起「规模化」可不是什么好事。越大的公司行动越慢,越大的公司花费越多,这是十分简单的道理。并且事实上,不管你是否成功地融到了钱,还是使用自己的资金在支撑,都要在扩张规模时在如下方面注意平衡:把钱花在哪儿、花钱的速度、预测你到达下一个里程碑需要多长时间。如果创业者重心倾斜,将钱甚至时间大量的花在某一个方面,那花光钱的概率可能会大大增加,而烧完钱之后的结果,自然可想而知。

 

 

错误二:注意,你的需求可能只是伪需求

在2014年兴起的O2O热潮,比如上门美甲、上门洗车、上门按摩等服务中这种伪需求非常常见。受滴滴快的早期市场战略的影响,很多创业公司都採用烧钱的方式获取早期使用者,但没有注意到出行的刚需以及前期滴滴快的身后的微信和支付宝的支付场景。另一方面,所谓的高频打低频在实际中也不断被证明可能是个伪命题。举个例子来说,比如家电维修是刚需,家电清理只是低频,也并非刚需——一个家庭一年都不见得会清晰、保养一次。所以前期大量投入获取的用户可能只是无效的一锤子买卖用户,这种弱需求的情况下如果再找不到好的商业模式,那就非常危险。

 

 

风口上摔死一堆猪:避免踩雷,创业者该如何做? | 文章内置图片

(图/取自网路)

 

 

错误三:融资不只是拿钱,节点也很重要

很多时候初次创业的创业者,在拿到过融资后,会感觉非常兴奋。所以很容易对创业公司融资平均需要花费的时间以及困难不太瞭解。尤其是近几年投资市场异常火爆,更容易给很多创业者造成融资易的错觉。但实际上大部分投资人一个月会有几百次路演。你能脱颖而出是非常难的。更有可能的是在获得下次融资之前,创业者对融资的热情就会消失殆尽,尝试接受现实,变得疲惫。如果创业公司一心忙于商业模式的改进,忽略了融资和商业模式往往是并行的这点,就非常危险。赶集网CEO杨浩涌就曾给出建议,他表示,「规模决定一切的O2O领域,早备钱粮,时刻准备过冬,估值与出让股份不是最关键的;寒冬季,O2O企业没钱熬不过6个月,钱不到账,一切都是扯淡。」

 

 

错误四:可能你什么都没做错,只是天气太冷

目前,投资机构普遍非常谨慎,即便竞调之后,也会拖上一段时间。一旦拿到钱的创始人欣喜若狂撒一遍钱,后面却被投资人放了鸽子,那基本上就只能破产了。即便只是投资机构迟迟不投,创业公司也会被拖死。所以,不要轻信任何的口头承诺。资料也同样说明了当下大环境的糟糕。例如,IDG资本与 RippleWorks 合作的全球性调研《 Human Capital Research Report 》的资料显示:超过 77 %的参与调研企业表示,今年融资难度很大。

 

总之,投资界有句老话叫做「天使A轮看团队,B轮看模式和使用者资料,C轮主要是看收入。」在创业江湖中,非生必死,高楼之下,步步为营,尸骨为基。2016年刚刚过半,请深刻反思,警钟长鸣!

 

【101创业大小事/整理报导】

 

-------------------------------------------------------

文章内容若有侵权疑虑,请来信告知。

客服信箱:[email protected]

 

 

免责声明:

部分图片、观点,来源于网际网路及其他网路平台,主要目的在于分享讯息,让更多人获得需要的资讯,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权请告知,我们会在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客服信箱:[email protected]

手机版 Copyright © 101多媒体科技事业群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