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发先至!大陆EMBA如何赶上国际

   
2014-11-22

后发先至!大陆EMBA如何赶上国际 | 文章内置图片
(图/取自网路)

 

大陆EMBA学程实施近20年,逐渐追上欧美名校水准,全球各地的企业领袖积极涌入中国进修,直言「少赚几亿也值得念!」

 

 

2014年10月一个秋天的早上,北大光华管理学院EMBA课堂上,一场互动激烈的案例讨论课,牵引所有学员竖起耳朵专心听,深怕错过其中任何一个字。「2002年,深圳发展银行要卖,你若是花旗的老总,会不会动心?为什么?」金融系教授金李瞇着眼抛出问题。这堂课的重点是探讨公司金融财务实战原理在实践中的运用,涉及企业兼併与收购。

 

 

参与式教学 EMBA上课更贴近实务

 

开始上课不到5分钟,这位曾在哈佛大学任教十余年的教授问完,立刻点名简称「罗总」的同学回答。「罗总」的职衔全名是成都航空副总经理罗宇。「我会感兴趣,」罗宇即席回答,因为中国做得不好的地方,西方企业才有机会,况且先进入者先得。

 

 

接着被点名的「杨总」,是天津滨海新区中心商务区投资集团总经理杨世泰。他认为,深圳发展银行计画出售给外资,是中国政府放松市场的讯号,国际大银行能拥有第一张中国牌照是值得的,可为外资金融集团在中国布局的下一步大发展做准备。

 

 

另一位同学「徐总」的回应则截然不同。这位房地产集团副总徐健飞,答案却是「我有顾虑!」理由是中国政府对银行业的干涉很深,这家待价而沽的银行应该有很多坏帐,正应了那句话「活鱼吃不到,死鱼才给你吃。」

 

 

其他同学在教授引导下,纷纷发表意见。领口夹着小蜜蜂麦克风的金李,全场飞奔,一下在白板上书写学员所言的关键字,一下走上阶梯邀请同学提问。他成功地让学员假想成是併购事件中的主事者,设身处地做决策,更欢迎同学之间互相辩驳。没想到同学们下了课仍意犹未尽,聚在走廊继续讨论。

 

 

这样的上课形式,名为参与式教学,是源于哈佛、最正宗的商学院教学路数。教授化身导演,学生成为主角,发掘问题,发表意见,分析问题,并寻找可能的解答。这样的上课方式,如今也成为大陆名校EMBA的常态,甚至有可能青出于蓝。

 

 

为什么?从1995年大陆第一个EMBA于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以中外合作办学的方式算起,EMBA学程在中国,不过才20年。但近几年来,大陆EMBA却后来居上,隐隐已追上欧美水准。一方面,大陆的EMBA愈来愈国际化,同时,也愈来愈具有「中国特色」。

 

 

 

汲取国外经验 灌溉本土优势

 

「大陆的EMBA后发先至,老师和课程直接接轨国际,」曾经先后就读台大、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和长江商学院三个学校EMBA的先锋证券董事长林宝珠说。总是在追求最前瞻的国际化商业智慧的林宝珠,在台湾人称「基金女王」。她指出,大陆的商学院始终有最新、最国际化课程,听教授剖析不断诞生的企业新秀,「可以一直update(更新)脑袋,即使念EMBA的时间让我少赚好几个亿,也很值得。」

 

 

大陆商学院快速崛起,近几年更积极与国际欧美知名商学院携手,共同开办EMBA班。2014年2月,北大光华管理学院与美国西北大学凯洛格商学院(Kellogg),共同设立了光华-Kellogg EMBA联合学位。4月,长江商学院与瑞士国际管理发展学院(IMD)推出双学位EMBA。

 

 

跨国合作班如雨后春笋出现,也令中国的高管学生接触到更全球化的视野。「中国有很多企业走出去,需要了解海外国家的情形,」北大光华管理学院副院长张志学指出,大陆EMBA的国际化倾向有其背后需求。

 

 

大陆EMBA的师资背景,亦有所转变。早期以外籍教授为金字招牌,如今则是以拥有欧美名校教书经歷的华裔教授居多。以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为例,这所中国与欧盟合办的教学机构,深具国际化基因。2/3教授是拿外国护照的外国人,但真正西方脸孔仅1/3,其余是华裔教授,并均曾在长春藤名校执教。

 

 

若将焦点关注在大陆EMBA的课程,一个明显现象是「既国际又中国本土」。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副院长兼中方教务长张维炯指出,无论是课程还是师资,中欧同时体现出中国深度与全球广度。
「中欧六成的国际教授,平均在中国工作12年,而四成华裔教授,平均在海外工作生活11年,」张维炯说:「我们的教授既有中国经验,又有国际歷练。」

 

 


学费高涨不怕没人念 专业名师抢破头

 

復旦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殷志文也有同样体会。他表示,讲课如果全讲外国案例,会被学员挑战,全讲中国案例,学员也不满意,因此课程内容必须平衡,使「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似乎是要匹配中国经济的飞速增长,大陆EMBA学费也年年升高,涨势惊人。

 

 

学费最贵的长江商学院,2012年得交65.8万人民币(约台币326.4万元)才念得起,2013年再上调3万元人民币(约台币340.6万元)。復旦大学EMBA的涨幅最为凶勐,2012年为49万人民币,2013年一口气调升到56.8万人民币,2014年则突破到59.8万人民币。

 

 

「学费调涨,主要是因为教授很贵,」殷志文指出,能够胜任的师资,全球都很「紧缺」,谁出的薪水高,谁就能抢得到,反映师资成本的结果,便是学费变高贵。若搭配《金融时报》的百强榜单来看,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位列第十名,在各校自办EMBA中排中国第一,2014年学费58.8万人民币,算是「性价比」最高。

 

 

尽管学费愈来愈高贵,中国的企业经营者仍趋之若鹜。学费高昂的长江商学院,每年总共招收300多人,涌进700~800人报考;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春秋两班录取750人,却来了1000多人,被迫对其中300多位董总说「No!」

 

 

台湾人想读大陆名校EMBA的也很多,但各校为了总额管制,大多限定台湾新生数量,少则4、5名,最多不超过20名。

 

 

班别分众化,学员资格更多元,是大陆EMBA另一个值得观察的走向。长江商学院2014年新设「文创EMBA」,专门招收影视传媒企业高管;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和復旦大学则为EMBA校友,开设了「后EMBA课程」,针对已经毕业的学员提供歷史、艺术、哲学的课程,学费没那么高,算是一种「课程的补充」。

 

 

EMBA除了提供学习机会,同时也能和各行各业的精英交流。人脉,是无可取代的无形资产。团购同学的产品、投资同学的公司、跟同学有金钱往来,EMBA的人脉在大陆被发挥得淋漓尽致。

 

 

 

各界人士相互投资 学习人脉一次到位

 

上海台商、立盟集团董事长钟美志,在物流货运的主业外,同时经营台湾高级水果的两岸贸易。「我2/3的客人是同学,」钟美志说,自从读了復旦EMBA,同学们的企业或单位年节送礼都找上她,往往一订就是100、200盒,2014年三节的营业额,竟是去年的一倍。

 

 

復旦EMBA全体同学的微信群聊,就叫「土豪群」。钟美志说,凡是有人在上面po文,不管是卖龙虾,还是找律师,很快就有四面八方的人协助,可见凝聚力。同学之间互相投资的情形也屡见不鲜。长江商学院副院长梅建平分享,唯品会是目前中国最大的名牌折扣电商,负责人沈亚就读长江EMBA后兴起创业念头,得到一位同学投资2000万人民币才得以开始。后来唯品会在美国IPO,金主同学的回报是200亿美元。

 

 

中国做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仍须大量经营长才,不像台湾EMBA已退烧,从强烈市场需求看来,大陆EMBA热,短期仍不会退烧。

 

 

 

【101创业大小事/整理报导】

 

 

免责声明:

部分图片、观点,来源于网际网路及其他网路平台,主要目的在于分享讯息,让更多人获得需要的资讯,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权请告知,我们会在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客服信箱:[email protected]

手机版 Copyright © 101多媒体科技事业群 All Rights Reserved.